在第四届零交会花艺表演会上,丁秋筠作为晶华造花的设计师,其商业与艺术完美融合的插花技艺倾倒四座,当时就有很多人好奇:能够在花艺中如此精彩地融入经营理念,她在花店经营上是否也很成功呢?
近日记者采访到丁秋筠,台上台下都很温柔谦和,极具淑女风范的她真是一位出色的商业家,目前在台湾拥有三家名为“绿手指”的连锁花店,分处台北市的南区、北区和西区,各自保持着良好的运作状态。她的开店经验,正像她的人一样,踏实的作风、宽厚的管理还有巧手慧心的设计,正是最大的亮点。
开花店以稳
1990年,丁秋筠在台北南区的文山,也是台湾著名的文教区开了第一家花店,两层楼共一百多平方米,经营仿真花和鲜花,这也是她三家店之总店。第二家店开在7年之后,位于台北北区的天母,在台湾最大的医院门口。2002年,位于台北西区火车站附近的第三家店也开张了。
三家店定位都是中高档,门面装修和花艺作品保持着统一风格,但很明显,它们各自有着特色鲜明的消费人群。因为使用花材种类和数量不同,三家店每天都是各自独立进货,独立盘点。一旦接到大的花艺工程,分店都会转给总店。
在开店上不盲目和务实,这在丁秋筠开第二家花店时尤其表现突出。当时医院对外招标,谁都知道这是一个绝好商机,十几家花店进行了激烈的竞争,有的在计划书上将花价报的很低,希望以此赢得好感。而丁秋筠根据7年的开店经验,首先将花价标得很有弹性,例如兰花单盆售价是三千至五千台币,切合花店经营实际;其次店堂设计简洁优美,尤其不惜重金订做两个大型透明保鲜柜,用作店内鲜花的陈设橱窗,既保证鲜花质量,又减少细菌的滋生,特别符合医院的卫生需要;另外对于员工统一制服等众多细节问题都一一提出了方案。这样一份操作性极强的计划书一下就俘获了招标者的心。
待员工以宽
说到员工管理,丁秋筠也坦言对于人才流失特别无奈,从她的店里已经走出去7个员工当了花店老板,但她认为即便如此,仍然需要全面地培养员工,而非用定向培养限制员工发展,也只有这样,花店运转才会顺利,作为老板才能更省心。
从最简单的店面接待到对外洽谈,一直到成为富有创造力的花艺师,让一个花店新手成长为花店人才,这一过程在“绿手指”得有5年。作为台湾知名花艺师,丁秋筠在教授员工花艺方面没有保留,为顾客插制富有艺术性的作品时,她都会让员工观摩,她鼓励员工创新,经常为他们修改花艺作品,利用下班之后的空余时间,她还会对员工进行花艺培训。
员工们在“绿手指”享受到了很好的福利待遇,除了规定的养老和健康保险等之外,丁秋筠还特意为他们上了意外伤害险。花店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在传统的端午、中秋、元旦三节,员工可以享受一天假期回家团聚,在春节更可以享受到7天大假。另外,员工只要工作满一年,每年就可以歇十天的年假。
做花艺以巧
丁秋筠从1977年就开始学习花艺,是台湾IFD财团法人国际花艺教育研究文教基金会讲师,十几年来一直开办着自己的花艺教室,难得的是,她能将较深的花艺造诣致用于花店经营当中。
每两个月,作为“绿手指”的花艺总设计师,丁秋筠会采用当季花材做主材,设计几个基本花型,每个花型设计三个花色,作为花店一段时间的主打产品,这些花型多为美式风格,偏于丰满而华丽。
她设计的作品总是很好卖,因为其中自有秘诀。例如,设计之前要先考虑花材的价钱,绝对不能插完再算,控制了成本才能保证利润;为家居摆设而做的插花,尽量用同色系的花材,杂乱的作品不容易装饰空间,还要询问顾客摆放的环境,帮助他们挑选;有人喜欢使用小型花材,觉得节省成本,但其实要想做出顾客满意的“丰满”效果,用少量大花其实比用许多小花更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