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草,Buc目前dactyloides(Nutt)Engelm,是一种能够承受寒冷、酷热和干旱,在较低的养护水平下保持优质草皮的草种。 野牛草起源于墨西哥中部。这一地区年降水量为38到63厘米。其强大的匍甸茎的生长习性和稠密的草皮,对在粘性土壤上防止风和水的侵蚀非常有效。野牛草的草皮对水分也有很强的吸持力,通常为57%到60%。 在美国,野牛草已成为一种优秀的抗干旱的草种。据Beard和kim(1989)报道,在适宜的生长条件时,野牛草的蒸发率(ET)不到每天8毫米,比其他任何普遍使用的暖季型或冷季型草坪草均低。 野牛草草坪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建成:自然再生、无性繁殖和播种繁殖。自然再生需25年到40年的时间,因此对建植草坪是不现实的。所以一般采用草塞或草皮块无性繁殖。目前在美国,野牛草的应用量正逐渐增加,成功地铺植于低养护水平的公路旁、机场跑道、墓地、公园、高尔夫球场和其他体育场地。 迄今的研究表明,野牛草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变异,通过选育可培育出较长的生长季的栽培品种,可以剪成1.6厘米高以适合高尔夫球场球道的要求,并且在草皮质量、色泽、密度和总体外观上得以改良。野牛草每年仅需施1至2次肥,每平方米施5克氮肥;且耐干旱,可每周至每月灌溉一次;耐粗放,无需或很少需要使用除草剂;病虫害也极少。可以说,野牛草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草坪草,值得在中国试验,并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