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早晨,在一个花友们常聚集的网络聊天群中,赫然出现这样一条消息:广州一家花店年仅27岁的女主人花田(网名),因为在情人节时劳累过度,加上有心脏病史,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除了表达悼念之情,笔者特写此文,并谈谈花店减劳增效的问题。
情人节是花店一年中利润机会最大的日子,订单多得让花店连续几昼夜工作是常事。订单完成了,钱赚到了,体力也严重透支,大睡三天,才恢复过来。这种状况应该有所改变。如何以相对较小的劳动量获得较高的利润呢?笔者认为,要向管理要空间。
在情人节的时候,很多花店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受接单能力的限制,花店只能任凭订花电话响个不停,却不能接。笔者认为制约花店接单能力的因素有两个,插花人手和配送力量。后者,花店可以通过借助社会力量来解决,比如临时雇车和司机,找物流公司等等,是相对容易的问题。而没有会插花的人手,做不出那么多的花礼,似乎就成了花店最没办法跨越的障碍了。笔者认为,在缺乏插花人手的情况下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提高订单完成能力的。
打时间差,让2月14日的订单提前出现。花店提前向老顾客告知情人节花礼款式,鼓励他们提前下订单,以便能够提前完成这批工作,给过节当天的随机订单留出制作时间。
打品质牌,用好花赢得操作时间。好玫瑰可以有更长的瓶插期,合理添加保鲜剂可以让作品品质无需担心,这能让花店提前预制出标准化的花束、花篮、礼盒,并放心地向顾客保证花礼的品质。
用工业化的眼光看花。在香港鲜花零售市场中做得相当成功的花之言花店有一个制作工厂,二楼的操作台上工人们都在自动传送带前埋头工作。第一个人放好浸了保鲜液的花泥,第二个人将已剪成4厘米的3支
红玫瑰插在花泥的1号位置,第三个人将同样长度的3支粉玫瑰插在2号位置上……最后一个人负责整理,一个组群式的花礼盒加盖完成,被送到出货口,下面的货车正在待命。这正是把花当作工业品,设计适合操作的花礼款式,用工厂化管理向无花艺基础的人打开制作大门后的一个场景。这种方法最适合加工花礼盒、花篮等可用花泥固定的款式。
希望花店业人士在下个情人节,能够合理地安排工作,减劳增效,轻松地赚取更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