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位于北京西北角,紧靠圆明园和颐和园。此次景观改造范围为中央党校的东南角,面积为3公顷。
设计前的基本情况:车行路平行于溪流,交通混杂,滨水区可达性较差。交通的方向性和流通性较差,在现场设计区域中,没有景观(包括标示、指示牌等)的视觉暗示来帮助人们发现并指明前进方向;步行网络中缺乏便捷的交通,难以满足人们趋近的心理;步行系统的舒适性和生态性较差;水景区缺乏水边步道,难以满足人们亲水的心理。
主要问题:岸线不够蜿蜒曲折,驳岸过于固定,溪流没有一定的摆动幅度;缺乏生态效应,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和岸沿植物缺乏联系;没有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水位缺乏高差,水系统的自净和可持续能力较差导致水体易富营养化。
中央党校的定位客观上就决定了景观对文化内涵的要求较高。因此,景观设计师认为,最为适宜的做法是——在生态框架下对中央党校的校园文化内涵进行平面展现和深度拓展,要达到此目的,院落的机理和院落文化无疑是最好的载体。
解决方案:1.尽量保留原有植物群落,与周围优美的田园景观相和谐,使投入较少、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最好;
2.建设良好的生物栖息环境;3.增加亲水平台,使草坡入水;用河石做驳岸,且尽量不固定驳岸,使其形状蜿蜒曲折,溪流拥有一定的摆动幅;
4.形成交替的浅滩和深潭;5.建设生态绿岛,绿岛的存在,不但是景观效果的需要,更是生态效果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