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洗衣粉家族中新添了一个超浓缩无泡洗衣粉“活力28”,“活力28,沙市日化”的广告语更是家喻户晓。当时“活力28”称得上是中国洗衣粉领域的一面旗帜,创造了众多第一:第一个提出超浓缩无泡洗衣粉的概念;第一个在央视投放广告的洗衣粉品牌;第一个上市的本土日化企业;第一个将广告牌树立在香港闹市。其成功的商业运作,使“活力28”的销售额占当时国内洗衣粉销售额的60%。
“活力28”创出了品牌,也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开始走多元化经营之路,延伸自己的系列产品,扩大经营领域。
扩张之初,集团以洗衣粉为核心和基点,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如肥皂、洗洁精、洗衣膏之类的产品,形成对核心产品的关联性和保护性。随后杀虫剂、卫生巾、纯净水这些不相关的产品也先后加入了这个集团家族。客观地说这些开发并没有不对之处,但是由于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在产品延伸理念上出现了偏差,忘记了品牌最大的承受力,加之操作不到位,最后结果是,新上产品只见开花,不见结果。
从表面上看,集团已成为集洗涤、饮料、房地产、酒店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但这些不仅没有促动企业的发展,反而成为企业前进中的负担。这种在长官意识下的速配工程,所产下的新生儿自然也是 “畸形”的。
对市场同类产品竞争的日趋激烈,该集团以“活力28”品牌使用5 0年及价值7000 万元的设备为筹码,换取与一家德国公司合作,想靠 “借鸡生蛋”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产品的知名度,可天底下不是所有的鸡都能生蛋,几经周折,当企业在外遭遇水土不服时,只好踏上返乡之路。昔日在市场上无限风光的“活力28”如今只剩下空空的躯壳。
旁白:
“活力28”的成功与失败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但无论偶然还是必然对我们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企业要想守住一个品牌,并将其“发扬光大”,其难度会远远高于开创一个新品牌。如果违反市场规律盲目做大,走所谓的多元化经营之路,弄不好,就会断送企业的锦绣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