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市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已经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市也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截至2005年底,深圳市绿化覆盖率达50%,建成区内绿化覆盖率达45%,建成区园林绿地率达3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在被问及深圳为何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时,深圳市副市长吕锐锋告诉记者,始终将生态环境建设摆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是实现以生态环境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策略。
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吸取了国内外众多城市的先进经验和成果,拒绝‘先发展,后治理’,确立了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的城市发展战略。”吕锐锋谈到,1994年以来,深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深圳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为此,深圳市优化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推动第二产业的高级化和规模化,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深圳还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了保证城市生态建设,深圳提出了“三个舍得、两个不惜”的口号,即要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不惜暂时把发展速度慢下来,不惜放弃一些投资开发项目。
以科学手段推进生态建设
据吕锐锋介绍,自1992年获得立法权以来,深圳市已立法200多项,其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法规约占四分之一。1994年,深圳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在土地管理方面有《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在园林绿化领域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园林条例》、《深圳市生态公益林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另外,在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源保护、污水处理等领域也都制定了完善的相关法规。从2005年起,深圳还加大循环经济的立法力度。2006年3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据悉,下一步深圳将完善循环经济的配套法案,如能源节约立法、绿色消费立法、最终废弃物处置立法等。 深圳在执行国家“四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控制规定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生态建设的标准,创新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将深圳49.88%的土地面积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除市政公用和旅游设施以外,禁止任何开发行为。定期通过卫星进行监测和管理,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以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 深圳已利用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生态资源———大气、风向、地质、生物及物种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建立了完整的生态与环境监测体系和预警与决策系统,形成生态安全监视网络,为全市最低生态保障用地与环境容量、生态环境承载力与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开发,生态功能区划分等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持平台,为城市发展和环境建设合理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与此同时,深圳还将适宜林地统一规划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截至目前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占深圳市土地面积的11.95%,市内1973棵古树名木也全部建立档案,采用GPS和信息系统进行跟踪管理。 通过树立“生态立市”的战略,现在的深圳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绿化也形成了连续的生态绿地网络。2005年,深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优)和二级(良)的天数共计360天。 不断取得的成绩更加坚定了深圳推广城市生态建设的决心,吕锐锋介绍说,深圳已制定《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城市将成为发展重点,深圳将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