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界向来有“做大”的情结,比较热衷于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求大是所有企业共有的心态,兼并重组作为低成本扩张的一条捷径,常常被众多企业选择。但“做大”容易“避险”难,企业扩张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在扩张决策制定、实施以及扩张后的整合管理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埋下种种风险,致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泥潭。那么,企业扩张通常会潜在哪些风险呢?
决策偏离战略,规模不经济
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往往发生一些由行政主导推动的兼并扩张,这些扩张不是从企业战略出发,而是源于多元动机,企业“拉郎配”式的扩张活动常常变成“扶危济困”,结果只能是“包办婚姻,难生靓仔”;有的企业尽管是自由组合,但因自身定位不清,战略方向不明,其结果也只是简单地“姐妹变婆媳”或“兄弟变父子”;有的虽有战略,但常常抵制不住市场机会的诱惑,倾向于去收购离自身所处行业较远的企业,造成主业分散,控制乏力,风险也随之不断放大。
财务安排,隐患重重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扩张战略,若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扩张会同时对资金规模和资金结构产生新的需求。企业自有资金常常不能完全满足扩张需要,高负债扩张、短贷长投现象时有发生,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将陷入经营危机。
有进无退,志在必得
扩张热情来得快,降温难。赌性强,理性弱。一旦决策,便全然不顾外界的风吹草动,即便遇到很大的风险和障碍,也“志在必得”,决不回头。企业扩张过程中,一些突发性因素的出现常常使得扩张征途变得扑朔迷离。一味求成,不断放低谈判底线,破坏既定方案,势必导致扩张活动的经济性降低、不确定性加大,乃至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整合不力,导致前功尽弃
捆绑的“小舢板”做不成“航空母舰”。有的企业一味贪多求大,忽视内部整合,扩张活动不但没有成就“求大”之梦,反而成为某些成功企业家的“滑铁卢”。许多企业没有实现扩张的预期,败就败在忽视整合或整合不力,特别是人事整合的不尽如人意。企业兼并扩张面临大量部门的撤并,控制权的更替,岗位的调整,一旦处理不当,将导致人员流失,扩张后企业的一些优势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失殆尽。
文化冲突,暗杀扩张成果
企业扩张是企业的一项重大经营活动,面临太多的问题需要处理,常常是财务、
法律以及运作细节等问题受到了企业的高度关注,而文化这样的“软”问题则备受冷落。无论是跨国并购还是国内并购都会面临文化障碍,文化冲突解决不好,将会成为暗杀扩张成果的最隐蔽性杀手。
管理能力虚脱,扩张“流产”
有的企业忽视自身的资源基础,盲目高估自身的管理能力,在一个领域取得了成功,便认为可以无所不能。狂热地铺摊子,上项目,结果企业是扩张了,但管理失控了,整个企业也被拖垮了。企业扩张须量力而行,注意控制发展阶段、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管理能力的协调与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