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轴绿地建成后,博得业内的一致好评,其中景观小品可谓功不可没。设计师显然动了脑筋,花了心思,或将新的功能注入到传统的形式中,将景观小品的形式、材质都加以改进;或把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仅在神韵上保留了古典的影子。既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得益彰;又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体现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透过园林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可以看出,园林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而它的内涵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晶。中国文化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景观设计师应使中国的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古为今用就是一味复古,忽视了景观小品服务时代的功能需求。例如,为了体现文化内涵,国内不少城市开始注重开掘历史,大量设置雕塑等景观小品。但遗憾的是,他们只是简单地“克隆经典”,铜镜、日晷、远古时代的图腾柱等形象在街头、绿地中频频出现。
时代变迁,以往的建筑形式和景观小品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简单地复古只会带来景观功能的倒退,景观个性的缺失,最终导致传统园林艺术的停滞。景观设计师应继承前人宝贵的精神内涵,根据今天社会和时代赋予的任务,发挥才智不断创造,使新的景观小品真正实现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