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制度,何来权力?”。可见,上下齐心,政令通达,才是石河子沧桑巨变的基石。依法治绿,有法必依,才有了戈壁滩上的绿洲。新疆建设厅副厅长甫拉提·乌马尔在谈到石河子的绿化成绩时说:“以前一提新疆,人们总会和茫茫戈壁联系在一起,恶劣的环境令人望而却步。石河子市用半个世纪构筑的绿色屏障,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新疆的印象。”话出有因,今年年初,台湾顶新集团董事长魏应州考察了石河子后惊喜地说:“真没想到,祖国西部还有这样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城市。”惊喜之后,价值上亿的食品生产流水线落户石河子。而顶新不过是在石河子经济开发区投资的299家企业中的一个。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石河子共引进外资15亿美元。成绩面前,石河子人没有裹足不前,“变建设城市为经营城市”,石河子市政府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和目标,“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进一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富有开拓精神、锐意进取的石河子人正以矫健的步伐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石河子———这颗“戈壁明珠”会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新疆石河子市,南依天山,北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据史料记载,清末这里是少数民族辗转放牧的一座驿站,四野荒滩,风沙肆虐,野兽出没,人烟稀少。1950 年,王震将军率领人民解放军22兵团26师进驻石河子,铸剑为犁,屯垦戍边,从此拉开石河子改天换地的建设历程。5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戈壁明珠”,石河子成了人们眼中的人间奇迹。2000 年,石河子被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2002 年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同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石河子的建设成就上了全国各大报刊的头条,成为西部大开发中一颗耀眼的明星。8月底,本报记者走进石河子,近距离地领略了这座城市浓浓的绿意和美丽,同时也了解到奇迹的产生并非偶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