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米村浩次
每个国家不一定都要采取同样的花卉流通模式,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流通方式。现在,全世界搞电子拍卖的只有几个地方,如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和荷兰,美国虽没有拍卖市场,但却是一个花卉流通量非常大的国家。日本花卉市场的交易一开始以拍卖为主,但近几年正在降为次要地位,鲜切花拍卖量已经下降到30%,盆花下降到50%以下。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预约协商交易、定购交易、事前交易等流通渠道在增加;另一方面,拍卖也受到购货越多费用越高、没有现货不能交易等因素的限制。丹麦过去也有过拍卖市场,现在只有3%通过拍卖,其余几乎都是面对面地协商交易。由于通过互联网可以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成本,可以做到物流和商流的分离,社会效率和经营效率都会有所提高,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总经理马亚教
云南要使花卉业成为优势和支柱产业,必须要选择花卉拍卖,要实现云花的产业化,也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至于是人工拍卖还是电子拍卖,都无所谓。目前,鲜切花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产销趋于分离,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亚洲是一个非常好的承接地区,包括越南和印度。但其最大的瓶颈就是在流通领域,即如何解决广大分散小户的生产与世界对接。云花拍卖也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事实:在统计调查云南251家农户后发现,他们的平均生产规模仅为1.66 亩。荷兰和我们拍卖的利益主体是一样的,都是农户,只是我们农户的生产规模太小了。所以,我们的第三期项目也正在申请中,现在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联合国和商务部的支持。毫无疑问,我们下一步将回到原点- --生产环节。
上海精文花卉市场总经理钱宇
拍卖不是花卉市场惟一的选择,主要限制因素是集货的力量达不到一定的百分比,拍卖就不可能做到价格的公正。因此,在中国搞拍卖市场要做到像日本、荷兰那样,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的产业还不成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道路。荷兰市场主要面对欧洲大陆的国家,本身的消费量不大。中国国内市场就很大了,地域性也很强,这也限制了拍卖市场的发展。
主持人点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国外的发展模式不宜生搬硬套到我国来。中国应该有符合中国国情的花卉流通方式。我国已经在云南、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建了大小不同的数个拍卖市场,有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在苦心维持,同时有些地区还在跃跃欲试,打算继续上拍卖市场项目。那么,中国的花卉拍卖之路究竟该如何走下去,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消费地批发市场的经营策略
主持人:纵观全国的花卉市场,我们会发现以消费地花卉市场数量居多。在消费者的花卉消费意识普遍还不够强的时候,消费地市场的经营似乎面临的困难会很多。如何让市场快速进入成熟期,如何增加人流量等诸多问题困扰着市场经营者。
浙江花卉市场总经理余鸿钧
浙江花卉市场地处杭州,是面向市区居民的消费市场。我们的经验是这类市场发展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是初创期要靠办展、办活动来提升知名度。市场地理位置比较偏,建成后鲜有人知道,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举办花卉展销会,先聚人气,扩大知名度。在办了三次大型展销会,并且中间穿插了很多小活动以后,市场名声逐步扩大,消费者逐渐多起来。第二个阶段是成长期,这个阶段要努力把人流量带动起来。一般来说市场要有二三年的成长期,无论大、中、小型的花卉市场,都要经过培育才能发展。浙江花卉市场当时的想法就是"人流量是硬道理"。如果一个市场没有办法把人流量拉起来,成长就遥遥无期了。批发市场往往要用低价来吸引人,经营户的价格降低才能维持人流量,保持了人流量反过来又能吸引经营者。为此市场曾出面组织经营户跟广州等产地经营者直接建立联系,与顾客长期互惠互利,形成批发市场的特色,因此在杭州花卉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第三个阶段就是成熟期。这一时期要做到"不扰民",即"无为而治"。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经营者,经常与工商税务部门进行沟通,给经营者营造一个比较安定的经营环境。
主持人点评:从浙江花卉市场的经营经验中我们可以知道,经营市场要耐得住寂寞,都要经历从"淡"到"旺"的发展历程,并且要在不同的阶段想出相应的方式和方法,积极扩大人流量,提升市场知名度。浙江花卉市场的经验是值得参考的。
苗木市场如何有"场"又有"市"
主持人:近年来,随着绿化苗木产业的不断升温,全国各地的苗木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苗木市场越来越多。但是,多的背后出现了一些“有场无市”或“有市无场”的现象,苗木市场的经营者们又该如何面对,并努力使苗木市场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