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花期较短,一般只有六、七天的样子,因此在日本又有"樱花七日"之称,每到樱花绽放之际,如潮的游人便会成群地走到樱花树下,享受樱花带来的春天的气息和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氛围带来的愉悦之情。也正在此时,日本列岛愈发显示出她独具的活力,而樱花带来的天然诗章便也急切地由南向北扫荡了这大小三千多个岛屿,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也愈到此时,日本人民的独特的民族个性也表现得愈加真切了,人们在互道安好中报以微笑,一直到良宵华灯高照,樱花林里的人面与花面相互融合,体现出日本人民热爱大自然、真诚拥抱大自然的传统美德。每至春天,日本人民格外珍惜这转瞬即逝的春光,随着各地新闻媒体的及时传播,人们认真谛听着"樱花前线"推进的地界儿,以便早做准备,免失良机。所谓"樱花前线"便是樱花盛开之地,当樱花依次由南向北开放时,大约以每天二十公里的速度北移,如果乘着车子追踪樱花的足迹,大约能够享受半年左右的樱花奇观。 日本人民喜爱樱花,喜它的纯洁、,清雅,喜它最早给人带来春天的消息,亦喜樱花的瞬开瞬落,并以此隐喻人生之短暂。有一首日本的古歌谣这样唱道:"春季樱花红烂漫,欲赏樱花上东山,夜樱香味浓又浓,夜樱颜色鲜又鲜......"满怀真情地歌颂樱花之美丽。 在日本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即"花要樱花,人要武士",这里的樱花与武士成了同意语。 在日本的诗歌之中,樱花比比皆是,其中在"樱花歌"中吟咏"落樱"的和歌竟占一半,有一首和歌这样唱道:"世人无耐樱花去,残谢单校锁忧愁。"诗歌中既唱出了落樱悲壮的意境,也反映出这个多火山的国度里庶民与自然抗争时居安思危的略显忧息的思绪。 日本民族对于樱花既喜亦忧的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使得他们倍加勤劳,倍加谨慎地用智慧和双手维系着自己的生息与繁衍,以此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有一首日本的"田歌",则反映出日本农民将樱花视为农业祭祀的重要对象,并以此来卜占一年收成的祸福。 日本平安朝的人们除远眺赏樱之外,还常将樱花戴在头上或带回家去插瓶。由于赏樱习俗的盛行,民间还创出一种称为"花合"的纸牌游戏,参加游戏的人分为两组,人们相互示以樱花图案的纸牌,当场作和歌以定优劣。 据考,樱花在日本的栽培史已有一千多年,关于樱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木花开耶姬的姑娘,"木花开耶"就是樱花的意思。每年的十一月,这位姑娘便从冲绳出发,途经九州、关西、关东,于来年五、六月间到达北海道,沿途,木花开耶姬把象征爱情和希望的花朵撒遍日本列岛,使得樱花从此常开不败。传说实际上表达了日本人民将樱花通过想象后幻化了的一种美好的象征,也可理解为日本人民心中的爱神。 樱花的花瓣并不大,远不能与玫瑰、杜鹃等花相比,但其开花之势则十分壮观,不乏幽雅与热烈之情。这种樱花之"势"正可谓日本社会的写照。日本一向被视为一个团结向上的民族,尤其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日本极其重视群体的力量。在日本人民看来,一个人犹如一朵樱花一样渺小,而一旦团结起来,就会象樱花开放时的群体效果一样令人倾慕不已,这也许是当今日本社会中重视形成经济集团的内在的因素。由于樱花树干壮实有力,花朵纤小娇美,如以此与经济集团中的个人相比而言,经济集团则好比粗壮的主干,每一个职员则是一朵小花,若是放大开来,日本整个社会亦如一株粗壮的樱花的主干,而千家万户则如一簇簇盛开的花絮一般。 樱花花瓣的颜色浅里微红,并无任何浮艳华贵之处,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色泽,无疑陶冶了这个民族朴素的敬业精神。 在日本的社会之中,十分重视人和,美国环太平洋研究所的弗兰克·吉布尼曾认为:日本经济奇迹之秘诀全在于将儒家理论与现代经济民主主义相结合。因此,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本思想"、"和谐高于二切"的人际关系、"高产乃是为善"的劳动道德观是日本经济奇迹成功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点而言,日本社会中经济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也洛守了上述不成文的道德准则,使之未有像一架刹车不灵的高速列车一样,产生恶性膨胀之故或机毁车亡之惨剧。这也正如日本列岛中无数株樱花一样,春来春去,顺其自然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当人们群往赏樱之时,并未有意识地将其中的一株樱与另一株樱相比,也并不注意同一树上的一朵樱花与另一朵樱花有无高人之分,而是极注重樱花(也代表人)的群体效果,这大概也是在日本看不到一株樱花独植的缘由吧。因此,我们可以在日本列岛看到的是随处可见的整体美,这种美不仅表现在樱花的群植效果,亦可说是日本社会构成的真实写照。 约在公元4世纪初,中国的菊花传人日本,尔后经中国"唐风"之影响,日本民族爱菊之风尤甚,民间特将每年阴历九月称之为"菊月",每到赏菊之时,日本天皇便在东京新宿的御花园内举行菊花会,并邀请政府官员及外国使节赏菊。事实上,菊花在日本已成为与樱花并列的国花,为此,日本皇室采用16瓣菊花纹作为日本的标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