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8年,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让·巴蒂斯特·拉玛克在研究欧洲花卉时,就发表过一篇有关欧洲百合花开花时会发热的文章,当时引起了许多植物学家的兴趣和争论。
从拉玛克时代起,欧洲的许多自然科学家都发现,世界上确实有极少数植物会发热。后来,几位美国植物学家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找到了一些能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都发热的植物,他们给这些植物取名为"热血植物",其中最典型的是水生百合和苏铁。
其后,美国博物学家克鲁特逊也发现一种美洲观音莲,在美国北部地区仍处于初春时节,它可以使自己的温度保持在15℃至22℃,其周围的积雪也因此而融化。
然而,把好几种会发热的花种在一起创建"热花花园",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动植物研究室主任乔治·巴托洛梅的杰作。
据说,有一天他请了几位同事和学生来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并把宴会安排在后花园举行。"后花园是不是太冷了?"一位同事问道。"不妨事,我的后花园有暖气开放。"他把客人领到了后花园的一角,那里到处是鲜花,并没有暖气。可是所有人都感到身上暖洋洋的,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而且越靠近花,越是暖和。一名大胆的学生伸手去摸花茎,才发现花茎是散热的根源。深夜,人们惊奇地发现,花的温度一直在上升,经测量已超过了人体体温。当时一个名叫罗杰·谢菲尔德的教授就提议给花园取名"热花花园"。
从那时起,罗杰·谢菲尔德就开始了对植物产热器官的研究。他选择了天南星科的喜林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次测量证实,当周围环境温度为2O℃时,花的温度为22℃至25℃。
第二步研究课题是当周围环境气温升降时,植物体温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当气温升到39℃时,花的温度就会升到46℃;当气温降到4℃时,花的温度仍保持在38℃,相差竟达34℃之多。花就像是一个恒温器,始终保持着稳定的体温。
那么植物是怎样调节体温的呢?科学家对植物调节体温有两种解释。一是以"小温室"来吸引昆虫传粉,以此来提高繁殖率水平。因为较大的昆虫通常都喜欢到温暖的花上来授粉。二是在繁殖过程中,稳定的体温可以保障花的各部分器官不受到伤害。
科学家进行的大量试验证实第一种解释正确无误。经过对多种花卉的观察证实,当雌蕊细胞准备变成果实时,花温就会升高。
植物是怎样保持正常体温的呢?研究发现,盛开的一些花朵都会不断产生热量,使温度升至37℃。但当体温达到37℃之后,热量形成过程就会迅速减弱。其原因是因为多余的热通过某种方式阻止了热量提高的速度。借助电子显微镜,人们发现某些花的能量以油滴状的形态保存在花蕾中。
另据实验表明,花朵"加热器"产生的0.2瓦热功率,大约可转化为1克体重。而花朵产热所需氧气会通过花心中的一对管道进入植物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