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 年7月1日至2001 年6月30日,澳大利亚园艺产品销售总额达50.27 亿美元。尽管整体销售成绩还足以让人们为之振奋,但是,如果细数每一类产品,还是出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从2000 年7月1日至2001 年6月30日,澳大利亚园艺产品销售额增长了10.6%。但是,各个环节增长幅度并不平均,有的甚至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现象。比如,苗木产品繁殖方面的产品总值就下降了12.5%。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专为大规模经济林繁育的苗木数量大大缩减,加之该国对税率进行了调整,导致果树投资项目减少,进而影响了果树繁育工作的开展。产品种类不同,销售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咖啡礼品类商品的销售额提高了44%,但是仍然只占据整个产品销售总额的1.2%。绿植类产品的增长幅度最小,仅为6.3%。但是其销售额却达到了17.44 亿美元,占产品销售总额的34.7%,仍旧保持其重要的产业地位。花园养护及相关设施维修服务项目在园林风景设计行业日渐兴盛,其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在逐渐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青睐于自己动手即采取DIY的形式设计布置花园庭院。而电视台播放的有关园艺方面的宣传节目不仅促使人们将更多的心思放在花园管理中,也带动了该行业相关服务项目和产品销售的进一步发展。占据澳大利亚园艺产品销售市场最大份额的当然要数零售业,其创造的销售额占整个销售市场的61.7%,但是与前年同期相比还是略微下降了1.5个百分点。零售苗圃、园艺中心、工具设备商店是零售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00 年7月至2001 年6月,3大主角的销售总额提高了8.3%,达到31亿美元。有研究表明,由于苗木销售领域中零售业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因此在2000 年7月至2001 年6月之间,共有163个苗圃停业。值得庆幸的是,零售苗圃仍然是绿植产品最大的销售地,虽然此类产品品种有限,但颇受顾客欢迎。2000 年7月至2001 年6月,澳大利亚大型园艺工具设备商店从98家增加到107 家。与此同时,尽管一些中小规模的工具设备商店陆续停止了运营,但是对该行业的投资并没有因此停止。与之相反,投资商和经营者已经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建专业性较强的大型设备商店绝对是明智之举。2000 年7月至2001 年6月,绿植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了6.3%。但是由于苗木繁育工作进展不顺利,影响了绿植产品的整体销售情况。如果将该部分销售额剔除,绿植产品销售增长幅度可达到9.6%。该国销售绿植产品主要通过3种途径,零售苗圃、工具设备商店和园林风景设计企业,其销售成绩与前年相比分别上升2.6%、17.8%、19.4%。2000 年7月至2001 年6月,与园艺产业相关联的产品销售额提高了9.2%,达到14.4 亿美元。家具建材是此类产品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上升了13.4 个百分点。关联商品销售途径也为3种,园林风景设计公司、工具设备商店、零售苗圃,其销售成绩较前年分别提高了19.4%、11%、5%。在澳大利亚园艺产品销售市场上,零售业的"地盘"正在被园林风景设计公司等其他销售方式瓜分。这恰好满足了消费者新的购物需求---既要购得产品,也要获得相关服务。针对产品零售业,工具设备商店已经开始"入侵"其苗木销售业务。而一些工具商店也开办了产品折扣店,大有与零售业一比高下的劲头。大型工具设备商店在淘汰小型私立设备商店、开设其他销售业务之后,也开始迅速崛起。所以,有专家认为,园林风景设计公司、大型工具设备商店对苗木零售造成的威胁很大,经销商们不可以"轻敌"。而折扣店和超级市场等也对经销商们存在一定威胁,此类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张已经迫使经销商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绿植产品的销售额增长幅度不大,而且还受到苗木繁育工作总量减少以及果蔬和灌木产品价格下跌等因素的影响。与之相比,花卉植物和无须进行过多养护的植物则幸运得多,这些商品也备受消费者青睐。园林设计工作将使花园养护服务继续深入人心,并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园林风景设计公司会因电视节目的广泛宣传被更多的消费者知晓。与此同时,设计公司也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项目,其中包括通过与产品批发商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琳琅满目的产品;提供一定程度的专业技术服务;通过降低产品价格和基础设施投资,为顾客提供更加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商品及服务;提供更到位、更直接的上门服务;为那些休息时间很少的顾客提供更多服务。零售连锁商店也将扩大连锁规模,工具设备商店、产品折扣店和超市都将逐步扩大规模及数量。行业间的竞争将会继续加剧,中小规模的商店碍于其自身规模和产品种类的限制将很难有所作为,大规模企业将成为整个行业的主力军。咖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