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骆会欣报道 今春首次对外迎客的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青龙谷景区,通过开发差异化景观,在众多的景区中后来居上。
据公园副经理赖慧武介绍,尽管现在景区众多,但很多景区面临人工痕迹过重、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文化挖掘欠佳等问题。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青龙谷景区在连续保护培育50年后,首次对外亮相,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让游客感受的是长城脚下深谷密林的原生态野趣的独特景观。
该景区海拔比北京市区高500多米,加上深谷的小气候影响,景区气温常年比市区要低5℃以上,春季来临比市区也要晚半个月。人们常常感觉北京的春天稍纵即逝,一下子就进入夏天了。而青龙谷,能留住春天的脚步,城区春芳将尽时,八达岭山花始盛开,游客在这里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来感受春天的气息。
由于连续保护培育50年,景区内林木覆盖率达到96%,保留了大量物种,景区共计植物539种、动物158种,是北京地区森林垂直谱系分布比较完整和典型的地区之一。青龙谷内散布的大面积野生
山杏、
白梨和暴马
丁香,漫山遍野,在规模数量上达到一种极致,能让游客感受山野花木恣意怒放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公园景观采用近自然的方式进行设置管理,尽量避免了人工痕迹对山林野趣的视觉干扰,全面保持山野原貌,让游客原汁原味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各种神奇奥妙。比如用枯死树木修建的生态步道长达3公里,贯穿景区的各个游览点;景区内的休息凳、垃圾箱也都是采用天然石块或枯死树木枝干修建;科普展示牌则采用动植物卡通造型,实现通俗易懂的森林生态文化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