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植物抗逆性及水分养分和光能高效利用机理,成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问题。
中国科学院已经将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生物学基础研究列为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农业部部长杜青林2006年7月6日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部署了未来15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六大战略任务。其中在“开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保障”的战略中,指出:开发和应用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实用技术,重点突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等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多功能、智能化节水农业关键设备与重大产品。
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最近也指出,加强生物节水技术的开发应用,将为干旱缺水地区带来一场农业节水的技术革命。河北省严重干旱缺水,应进一步开拓生物节水技术研发的新领域,把生物节水作为农业节水的主攻方向,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建设高水效农业,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建立抗旱节水型农业结构,促进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生物节水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用语,而是有一个很明确的应用目标。生物节水研究,不应仅局限于一些纯基础的理论研究,既在解决科学问题上具有重大作用,又要为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水危机、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机遇,建议国家和有关部门成立生物节水中心,在生物节水方面组织力量,加强科研投入,自主创新生物节水技术,综合集成组装配套国内外生物节水技术,引导国际生物节水研究的新潮流,树立生物节水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示范样板,对我国节水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深入发展有重要意义。
3.生物节水大有作为 生物节水研究内容复杂广泛,基础薄弱,刚刚起步,因此开发潜力巨大。生物节水技术是节水增产的“终极诉求”。现在看来生物节水不仅是农业节水的终极目标,而且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终极目标。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研究领域和有关部门和省分重点突破和主攻方向之一,但生物节水方兴未艾,任重道远。我们认为目前应当主攻发展和建立生物节水型农业,同时也要发展和建立生物节水型城市,最终达到建立生物节水型社会的总体目标。我们在此通过国内外生物节水的具体实例,说明生物节水大有作为!
3.1生物节水型农业 建立生物节水型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物节水型种植业,二是生物节水型养殖业。生物节水型种植业是主攻方向,但生物节水型养殖业也势在必行。
3.1.1生物节水型种植业 生物节水型种植业是节水农业的核心,是重中之重。第一是要发展和建立生物节水型的作物种植业,主要是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大宗作物,二是要发展和建立生物节水型的蔬菜果树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业。
在旱地,人们都知道要抗旱高产,在旱地高产的植物,其实就是水分高效利用的植物,我国的旱地品种有很多,但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是生物节水(水分高效利用)的目标。国家旱地作物品种区域比较实验的标准就是,筛选具有一定抗旱性和广泛适应性,能够在相同有限降水条件下在广大地方获得更高产量的品种;在水地品种区域比较实验里,在相同的灌溉条件下,筛选能够获得更高产量的品种。因此生物水分高效利用实际上已经成为品种审定评价标准之一,但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提出使用这一标准。
在灌溉农业地区,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节水灌溉是否能够增产和高产?请看以下实例,足以说明问题。关键还是要加强节水意识和观念的转变!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2000年水稻播种面积29962千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7.6%。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0%,其中水稻用水量占农业用水的70%。这意味着,仅水稻的生产耗水就占到全国总用水量的56%。因此水稻节水灌溉潜力巨大。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