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清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水质处理情况。难以置信的是,生态园原址是座臭气熏天的垃圾山。将高污染河流和垃圾场“捆绑”起来进行综合整治,建设成一座集绿地、湿地、污水处理场为一体的生态园,这在国内目前还不多见。他们将垃圾集中堆放后腾出的6万平方米空地,再一分为二,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一级污水处理装置和一片占地4.6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湿地内植入芦苇、蒲草、茨白等具有净化污水功能的水生植物。污水处理场建成后,将海新河水截流,经过一级絮凝沉淀处理后,水质达到Ⅴ类水体标准。再经过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深度处理,使流入浑河的水质达到Ⅳ类水体标准。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后,不但治理了一条河,还彻底改变了这里的环境面貌。
3.2.2.2利用微生物治理污水和环境 日本最重要的节水技术就是建立“中水道”系统,即城市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系统。这种系统可把各种生活废水集中起来,加以净化处理,用作冲洗厕所等用水。日本废水净化处理技术一般采用生物处理法。其中最简便的方法是把使用过的乳酸饮料瓶作为曝气池的填充材料,采用中心导流曝气方式,构成生活用水净化系统,无须任何药物,30个小时后,微生物就能把污水变成清水。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日前和山东金长城集团联合研制成功一种全新概念的免水冲型生物厕所,其特点是免水冲、不排放、无污染。该技术的核心是将特定的微生物与粪便搅拌,微生物就能将粪便降解成为无害物,并达到环保要求。与一座两个蹲位的水冲公厕相比,一座免水冲型生物厕所一年可节水730吨,同时,每年可节约清运等费用1万余元;安装简便,不用管道,不受场地限制,在维护和管理方面与普通厕所相比可节约2/3的费用和时间;一年可少污染36万吨清洁水。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创立的“生物改性竹炭”治污技术成果。先后培育出三大菌群10属80多种附着力强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专门把污染物质当“粮食”。这样,就可以让其去“吃掉”竹炭空隙中的污染物,使竹炭内部空隙长期保持清洁,以稳定发挥吸附功能。在紫湖溪120米的支流河床上,建成了日处理为1万吨的“生物改性竹炭”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经过一年运行,不仅使紫湖溪支流河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而且一年来的实际运行费用仅为2万元,是同等规模城镇污水处理厂的1/100。非常适合广大农村污染河流的治理。
成都市采用“CMF”(连续微滤)生物污水治理技术,利用微生物菌“吞噬”河水中污染物质的府南河生物治污试验取得成功。据介绍,府南河生物治污试验工程共用了18天时间,采用一种叫“C-M”的微生物复合剂,净化了5公里长的河段,日平均处理污水量达到6万立方米。试验中共建造了3座橡胶坝,将整治河段分成了预处理段、厌氧段、兼氧段、主生化段及强化景观段。试验共投入610.1万元,每立方米工程投资仅为102元,而且在20年内可不再需要大的投入。“扫黑”细菌挺便宜。“CMF”生物污水治理技术特别适用于过滤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和城市污水,去除细菌、微生物和悬浮物等,净化后的水清澈透明,浊度近于零。每立方米污水的处理成本仅需0.32元。
3.2.2.3利用作物秸秆治理污水和环境 哈工大市政学院马放、任南琪教授以农业废弃物秸杆类纤维素和生物制氢废液作为制备生物絮凝剂的原料,为污水处理走出了具有显著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新路。该课题采用农业废弃物秸杆类纤维素作为制备生物絮凝剂的原料,通过对松花江源水、大庆中引水厂水源水、强酸性废水、生活污水、墨汁废水、中药废水和泥浆废水等的实际应用,证明该产品对不同的水质都表现出很好的脱色、除浊和去除有机物能力。
3.3生物节水型社会 生物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上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在建立生物节水型农业和生物节水型城市外,还要利用生物节水技术加强非农耕地区和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特别是水土保持和对盐碱等劣质土地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建成一个生物节水的生态型系统和社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