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利福尼亚州圣罗莎,著名苗圃经营者卢萨·巴班克经过漫长岁月培育出无刺的仙人掌新品种。据巴班克说,干活日寸他常与植物打招呼:“不要害怕啊!保护身体上的刺是没有必要,因为有我守护着”等等,久而久之他培育出了无刺的仙人掌。对此,巴班克深有体会地说:“不管对植物做什么样的实验,一定不要对它保密。特别是要发自内心地给它们以帮助,对它们的纤弱生命奉献爱心和敬意。植物有20种以上的感觉,并且因为与动物的感觉完全不同,所以我们要理解是困难的。草木是否能够理解语言不清楚,但似乎对语言能作出某些反应。”
测定植物的反应
巴班克在加州完成新品种的同时,在加尔各答总统大学从事植物感情研究的物理教授博斯也注意到,金属与肌肉对压力的反应极为相似。由此推想植物肯定也是做这种类似研究的理想对象。
植物是有生命的组织,虽然没有通常的神经系统,但是在许多方面植物具有与动物一样的功能。例如植物借助循环系统可顺利地呼吸;没有消化器官但有代谢产物;没有肌肉,但能做运动,尽管这种运动极缓慢。所以,动植物尽管生存方式不同,却进行着同样功能的生命活动。博斯还认为,植物虽不具有神经系统,但是对外界刺激同样也有反应。
因此,他设计了一套装置,能够把植物组织微小“动作”放大几千倍。通过这个装置,他查明七叶树的叶子、胡萝卜、芜菁等,能以金属、动物肌肉同样的形式对压力作出反应。他还发现,植物与动物一样也能被麻醉。例如向植物喷氯仿,它会“失去意识”:给它供应新鲜空气后,它又苏醒了过来。
5年后,博斯把以往的实验结果汇总出版了两卷题为《植物的感应》的书。其中他查明爬虫类或两栖类动物的皮肤与植物的果实或蔬菜表皮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非常相似;植物与动物的肌肉一样,对连续的刺激也会显示“疲劳”;另外,植物的叶子与动物的眼睛对光的反应非常相似。
这种探索虽然是很自然的,但实验结果遭到当时一些人的嘲笑。尽管如此,博斯仍继续研究,进一步改进了装置,已能够将植物组织的生长放大1000万倍。他在接受《科学美国》杂志的采访时说:“如果利用这个装置,不超过15分钟就能证明植物对肥料、电流等各种刺激酌反应。”
20世纪70年代,当时苏联的《真理报》也报道了有关同样的实验。据莫斯科的季米里耶塞夫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主任格纳尔说:“犹如与植物们谈话似的,看上去植物好像是倾听这个善良的白发老人在说话。”
该科学院用胶卷摄下了植物对环境因素包括苍蝇或蜜蜂的接触及伤害等是如何反应的,并用类似测谎器的记录装置记下了植物的反应。另外也发现,浸过氯仿的植物,即使加大对它的刺激,它也不显示反应。
前苏联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国立大学的研究发现,在大苹果园里,果树对果农的疾病或精神状态会有所反应。他们还对蔓生植物之一的喜林芋能否识别矿石作过实验。其方法是将某种矿石和不含这种矿物的石头分别放在树旁,结果发现喜林芋对刚一放在旁边的矿石好像受到电击似的,而当将不含这种矿物的石头置在其旁时却不显示任何反应。
植物也有“感情”吗
一天,在美国从事测谎检查工作的巴克斯特因在办公室里闲得无聊,一时冲动,把测谎器的电极夹在龙血树(夏威夷产的一种观叶植物)的叶子上,结果龙血树出现了与人感情兴奋时同样的反应。这个事实令巴克斯特大吃一惊,并决定调查植物是否也有感情。
我们知道,如果测谎器指针剧烈地摆动,这意味着被测谎者瞬间感觉到自身危险。巴克斯特在植物中也发现同样的情况。首先,他把龙血树叶子浸泡在热咖啡中,测谎器未显示有大的反应。接着他虽没说话,却在脑子里想:“这回烧叶子该怎么样呢?”就在那瞬间电极的指针剧烈地超程摆动,它的反应比实际烧叶子时还大。而且当他假装烧叶子时,却完全未见反应。此后他不断进行实验,发现植物对同一室内生物的死亡会表现不安,并且会识破人类的谎言等。最终巴克斯特得出“植物也有感情”的结论,并将此称为“巴克斯特效应”。尽管人们对“巴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