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有许多崇尚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西周“常胜大将军”沙俊其,每打一次胜仗后,都要命令全军将士在沙场上“人种一树,以庆武功”。生儿育树:《齐民要术》记载,生儿育女,要给每个婴儿栽20棵树。等到结婚年龄,20棵树成材了就够结婚费用。为婴儿植树,是当地盛行的风俗。现在贵州的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为出生子女种“女儿杉”的习惯。治病种杏: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为人治病不收财礼。只要求治好一个轻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病人,种5株杏树。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人称“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奉把它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思乡植柳: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朝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写诗护树: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驻兵北京,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驻兵徐州时,带兵种植大量树木,并写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彝族植树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漾濞彝族自治县彝族群众的植树节。这一天,彝族同胞们家家户户都要去植树。
“端午植树”习俗由来已久,漾濞彝族地区广泛流传着“端午节,杵臼棒头栽得活”的民谚。这十分合乎自然规律,端午节一般在芒种、夏至之交。此时云贵高原已普遍进入雨季,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大,大地穿青换绿,彝家山寨到处充满蓬勃的生机,一年中植树的最佳季节来到了。
传统的植树节来临之际,彝族山寨沸腾了。汉子们杀鸡煮肉饮菖蒲酒,妇女们煮粽子、蒸包子,将泡酒后的菖蒲片用五彩丝线串了,给孩子们挂在脖子上或缠在手腕上,以祈康乐。一大早,村边寨外,坡头箐底,到处欢声笑语。大人挖坑,小孩浇水;媳妇植苗,丈夫培土;男女老少齐上阵,自有一番劳动的乐趣。在植树活动中,移栽类的主要品种有桃、李、梅、杏、梨、芭蕉、竹子、核桃、板栗等,扦插类的主要品种有木瓜、石榴、香橼、佛手以及玫瑰、月季、木槿、格桑等。端午植树成活率高,便于管理,往往三五年就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矿山“老愚公”13年植树10万株 荒山变绿洲
走进太原市白家庄矿区,随便向一个人打听,无论男女老少,都知道傅昌旺。傅昌旺只是一位普通的七旬老人,一个有2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为何如此有名?因为他用13年时间,在白家庄矿南山上种了近10万株树,将荒山变成一片绿洲。
从傅昌旺老人家到最近的植树地点,约5里地。每天,老人都要先走过一段满是泥泞的上坡路,到南山山脚下;再往山上走,则全是沙土路,看到这种地况,记者心中纳闷:这样的土能种活树吗?继续往山上走,记者眼前豁然一亮,一排排整齐的树木正长在这片沙土地上。
“这是臭椿树。”老人向记者介绍,“臭椿树比较耐旱,好养活,这样的山只能长这种树了。”老人指着满山的石头说:“山上除了石头就是沙子,一般的树在这里难以成活。”
据当地人介绍,刚开始,老人也种过别的树,如松柏、柳树等,但成活率很低。辛辛苦苦种的树全死了,老人在着急的同时也动起脑子:“我去山上看看,那里野长什么树我就种什么树。”满山“勘察”了几天,老人发现,有一种树即使是在石头缝里也能生长,这就是臭椿树。细心的老人采下树种,准备来年“点种”。
为什么要“点种”?老人告诉记者,直接种树苗要成活必须不停地浇水,但山上取水不方便。点种的树籽一旦长出苗来,一般不会枯死,树“靠天吃饭”就行。
树是“靠天吃饭”的,但种树籽的时候还是离不开水。因此,老人都是挑快下雨的时候去种树籽,常常是种完了,雨也下大了。再想下山山路又太滑,于是老人在山上挖了个小山洞,许多个下雨天他都是在这个只容一个人猫着腰坐的山洞里等,一直等到雨停了,才小心地走回家。但无论走得多小心,对一个已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山路还是很难走,用老人自己的话说:“摔跤是经常的事。”
不仅仅是自己种树,老人还帮助修剪别人早以前种的树。这个工作有很多是“高空作业”,需要爬到树上去。有一次,老人正在修剪多余树枝,手一滑,斧头不巧正掉在他的左腿上,当时就看见腿骨,巨痛使老人一下子从树上摔下来。空无一人的山野,即使喊叫也没有用,老人只能忍住疼痛,一步一步挪回家。但当做护士的女儿为他包扎腿时,老人却一再嘱咐:千万不能让矿上的人知道,免得麻烦别人啊!
从1990年至今,13年过去了。13年,老人共种树近10万棵,育苗、修树25万棵;13年,老人不知道用坏多少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