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子类是重要的农林地下害虫,其幼虫统称蛴螬。我国约有50余种,遍布全国各地,最重要的种类有,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云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四种重要的金龟子除西藏和新疆以外,全国各省、区均广泛分布。金龟子类食性很杂,能为害多种植物,几乎能食害所有农作物、蔬菜、果林和苗木的地下部分。
为害症状
蛴螬可食害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断口整齐平截,常造成幼苗枯死,轻则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其成虫有些能食害作物和果树林木的叶片和嫩芽,严重时仅留下枝干。
生活习性
金龟子类的生活史较长,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1~6年不等,在生活史中,幼虫期历时最长。常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
⒈大黑鳃金龟
在华北和东北地区2年发生一代,黄河以南1~2年发生一代,均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20~40厘米深处越冬。第二年越冬成虫在10厘米地温达14~15℃时开始出土,5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为成虫的盛发期,产卵盛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成虫白天潜伏土中,傍晚出土活动,能取食多种作物和树木的叶片或果树花芽,有假死性和较强的趋光性。成虫喜在豆田、花生或有机质较多的土壤里产卵。幼虫孵化后在土中越冬。以幼虫越冬为主的年份,次年春季麦田和春播作物受害重,而夏秋季受害轻;以成虫越冬为主的年份,次年春季受害轻,而夏秋季的玉米、大豆、花生、甘薯等受害重,造成幼虫隔年为害严重的现象,群众称之"大小年"。
⒉暗黑鳃金龟
在黄淮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地下20~40厘米处越冬,少数成虫也可越冬。越冬幼虫春季不为害。5月中旬化蛹,成虫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盛发期在7月中旬前后。成虫食性杂,嗜食林木、果树叶片,有较强的趋光性。初孵的幼虫可为害花生的幼果。
⒊铜绿丽金龟
在华中、华北、东北等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6月中下旬化蛹,成虫产卵盛期在7月上中旬,8~9月幼虫盛发取食花生、甘薯等,至10月中旬以老熟幼虫越冬。成虫通常情况下是昼伏夜出,但在湿润的果林区成虫盛发时,白天不能取食为害。成虫趋光性强,对黑光灯尤为敏感。成虫产卵为散产,产于土中约15厘米深处。幼虫取食各种作物和幼树的地下部,花生、甘薯田虫口密度大受害重。
⒋金龟子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金龟子的发生为害与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势、土质、茬口等直接影响金龟子种群的分布,而大气、土壤温湿度的高低则直接决定金龟子成虫出土、产卵和幼虫的活动与为害。
⑴大黑鳃金龟
非耕地的虫口密度明显高于耕地;在耕地中以油料作物地虫口密度最大。背风向阳地虫量高于迎风背阳地;坡岗地虫量高于平地虫量,淤泥地的虫量高于壤土、砂土,而砂土中则很难找到大黑鳃金龟。成虫出土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2.4~18℃,10厘米土层日平均地温为13~22℃,而大气温度低于12℃,10厘米土层日平均温度低于13℃,成虫基本不出土。成虫出土尚受风雨干扰,以傍晚降雨或风雨交加影响最大,在成虫发生期,已经出土的成虫,如遇到不利的气候条件时,即重新入土潜伏。成虫产卵的最适土壤湿度为15%~18%。
⑵铜绿丽金龟
成虫活动以晴朗无风或闷热天气之夜最盛,气温在22℃以下,成虫活动性不强,在大风大雨期或大雨之后,成虫很少出现,有3级以上风时,活动虫量显著减少。卵孵化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0%~30%。幼虫活动对土壤温湿度有一定要求,一般土温在14℃,湿度为15%~20%,适宜幼虫的活动和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