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很快,种植面积和产品质量都在稳步提高,为了促进流通,2003年还投资兴建了广州花卉交易(拍卖)中心。在回顾这几年的发展时,广州市花卉办公室主任何剑秋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产品质量和行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他的办公室,刚从从化看完基地回来的何剑秋没顾上喝一口水,就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这几年在广州跑了很多家花卉生产企业,发现凡是花种得好的都将几个最基本的问题处理得不错:水、肥、土。“通过对水进行加工处理,减少或清除掉了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这样的‘健康水’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何剑秋还强调,一些企业改变了过去使用固体肥的习惯,积极使用液肥,这样既可以根据花卉不同的生长期施入不同的营养,也做到了水肥不分家,有效的实现了勤施薄施。另外,这些企业也在栽培基质上进行投入,“一盆花用进口基质可能需要多投几毛钱,但种出的产品却能够多卖几块钱,还是很划算的。”
何剑秋认为,水、肥、土不像建一个现代化温室那样引人注目,可正是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使花卉的品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样,在花卉流通领域,除了建可触可摸的拍卖市场外,一些长期被忽视的产业政策、行业规定的制订更为关键。
目前,耗资上亿的广州花卉拍卖中心并没有完全运转起来。何剑秋说,花卉是鲜活的东西,流通手段与资材机器不一样,不能用老的产业政策来管理指导,花卉要实现真正的拍卖,产销必须分离。他举例说,台湾地区为了完成由传统的对手交易向现代化的拍卖方式的转变,出台了农产品交易法,强制规定产品必须要由拍卖市场销售。荷兰也采取对在拍卖市场外交易征收重税的手段,引导花卉产品进入拍卖市场。而祖国大陆正缺少这样的产业政策,人们还是采用老的交易方式,才使拍卖市场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何剑秋说,拍卖这种形式能消除交易中的个人感情、搭配销售等不公正的东西,真正做到优质优价,这对我国花卉业做大做强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拍卖不是形式上的,不是多建几个拍卖市场就能解决的,合理的产业政策一定要跟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