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的原野”的作品赞颂了自然现象的令人敬畏的力量和雄奇瑰丽的效果。著名的“包扎大师”克里斯多(J aracheff Christo 1935-)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把一些建筑和自然物包裹起来,改变大地的景观,作品既新颖又气势恢弘。1970 至1972 年他用橙色的巨型尼龙制成跨越科罗拉多峡谷、高80至130 米、长417米的《峡谷瀑布》。在1972 至1976 年制作的《流动的围篱》,是一条长达48公里的白布长墙,越过山峦和谷地,逶迤起伏,最后消失在旧金山的海湾中。长墙起伏跌宕,像一幅优美的图画。虽然作品只存在了两个星期,但人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美是惊人的,其神秘感也令人着迷。大多数大地艺术地处偏僻的田野和荒原,很少一部分人能够亲临现场体会它的魅力,而且有些作品因其超大的尺度只有在航测飞机上才能看到全貌,因此,大部分人是通过照片、录像来了解这些艺术品的。在一个高度世俗化的现代社会,当大地艺术将一种原始的自然和宗教式的神秘与纯净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大多数人多多少少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和净化,它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一个永恒的问题。当然也有不少振奋人心的作品并非远离人境、难以接近。1994 至1995 年,德国画家霍德里德牗 Wilhelm Holderried牘和雕塑家施拉米格牗 Karl Schlam miger牘由于飞机起降的瞬间产生的灵感,在新建成的慕尼黑机场附近塑造了大地艺术作品“时间之岛”。这是一个成300米×400 米在大地上犁出的图案,像田间的耕地,像东方园林中的砂纹,像儿童堆积的沙丘,更像是大地上的音符。当飞机腾空飞向蓝天,或是缓缓滑翔降落地面时,乘客能看见这个富于动感的地标,引起诸多的遐想,亦增强对慕尼黑的美好印象。从根本上说,大地艺术家似乎意在重申大自然及其力量的完整统一。大地艺术既可以借助自然的变化,也能改变自然。它利用现有的场所,通过给它们加入各种各样的人造物和临时构筑物,完全改变了它们的特征,并为人们提供了体验和理解他们原本熟悉的平凡无趣的空间的不同方式。大地艺术与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主义的思想有某些内在的联系。尽管大地艺术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加入艺术的手段,但是许多大地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一些生态主义的思想,遵循生态主义的原则。如追求对环境最小的侵扰,选用自然材料,即使是使用非自然材料、尺度又巨大的克里斯多的包扎作品,也是临时的,短期展示后便会拆除,不会给当地造成生态的破坏。很多大地艺术品是非持久的,伴随着自然力的作用,作品呈现动态的过程,甚至逐渐消失,体现了自然的发展过程。因此,许多大地艺术表现出转瞬即逝或不断变化的特点。大地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将自然作为作品的重要要素,形成与自然共生的结构。与极简艺术相似,大地艺术多运用简单和原始的形式,它强调与自然的沟通,通过给特定的场所加入艺术的手段而创造出精神化的场所,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