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今年,不少专业人士发现,很多业内大型展会的内容发生了悄然变化。例如,以
花卉苗木生产为主的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请来了园林设计界苏雪痕教授、包志毅教授以及负责奥运植物材料科研项目的丛日晨博士、安友丰教授等众多园林设计、科研、工程方面的专家,从产业合作和联系的新角度来分析苗木产业未来的走势。而一直以园林规划设计为主的上海国际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及设施展览会也首次开辟了苗木生产展览区,增加了园林施工企业及设施资材企业的数量,开始了设计、施工、苗木及相关材料生产一体化的展览新路。
事件2:7月,为期两天的“全国园林科技产学研交流联谊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园林设计、施工、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几十位重量级专家到场,就园林“产学研”合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成立了“全国园林科技产学研交流合作组织”。12月,首届“全国园林植物生产、设计、应用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山东、河北、北京、天津等10余个省市的近百家园林设计、施工和苗木生产企业参会,就植物材料的生产、设计和应用等环节的沟通与结合进行了深入探讨。
思考:业内的产学研交流活动值得关注的是“产学研联合”正在超越单位与单位之间小范围合作的范畴,走上全国、全行业整体大联合的发展之路。如果说大型专业展会的悄然转型是这种趋势到来的序幕,那么,接连举办的“产学研联谊会”、“产、设、用研讨会”等,就是这种趋势发展的高潮。众多专家认为,目前制约中国园林产业发展的很多问题源于各部门之间严重的脱节,因此,推进产学研联合的意义首先在于通过沟通和联系,解决诸如苗木销售难,园林科研经费紧张,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等产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为产、学、研各自的发展排除障碍。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产学研联合”行动所形成的产业整体意识和沟通机制,又是园林产业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从而最终形成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升级的良性产业集群的基本保障。
绝大多数专家认为,从园林植物的科研、生产、设计、应用等环节的交流与合作入手,不仅可以很快促成一批具体的合作项目,更能够以此为纽带,把众多各自为政的产学研单位串联起来,为今后进一步的全面合作创造了氛围。
首先,以新品种的选育为纽带,将科研机构与植物材料生产企业结合起来。企业从生产的角度为大专院校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议,并且为植物新品种的调查、收集以及选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科研机构则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开发市场真正需要的植物材料和技术,解决我国目前园林植物多样性不足,乡土植物应用不力的局面,建立植物科研开发的有机平台。
第二,以植物景观设计为纽带,将园林设计单位和植物材料生产企业联系起来。设计师以苗圃现有品种、规格的植物材料作为种植设计的依据,并为植物新品种的开发提供建议,植物材料生产企业以种植设计需求为生产目标,通过与设计师的沟通和交流推进新品种植物材料的推广和普及,从而最终建立起一条完整的植物材料,特别是新品植物的供应链。
靠联合解决目前园林界出现的问题,靠联合搭建产业进一步升级的基础,将植物材料作为具体实施的纽带,2006年的实践给今后的“产学研合作”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