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干的企业家往往也是出色的演说家。第十届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就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周厚健讲话的特点是逻辑简单而清晰,他说,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家电等电子产品的市场永远不会萎缩,而海信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市场上占据自己的份额,逐步实现“百年海信”大目标。
周厚健认为,对企业而言,战略不能错,战略错了战术再好也没用。
他以为企业在竞争和发展壮大工程中难免会遭遇“地雷阵”,所以,几乎每个企业家都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以海信的经历为例,1993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大幅度提高,对做电视的海信影响很大。但海信逆流而上,1994年更名为海信集团,位居中国工业500强。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海信做得比较稳,是因为企业的大方向掌握得好。
另外,企业文化也应提到战略的高度来看,因为它是天长日久的积累,比如说企业要以人为本,但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一定要确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才可能建设好企业文化。海信这个国有企业能够顽强地存活下来,而且得到长足发展,与这些问题的定位准确有绝对的关系。
海信的第一战略就是人才战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大量涌入,资本的进入一定使人才的需求大大加强。有资本没有人才有什么用?外资的大量涌入,对中国的人才市场格局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在人力、经济、信息这三种资源中,人力资源可以转变成其他两个资源,但是其他两个资源转变成人力资源是不可能的。因此,海信自1993年起,陆续送人才到高校和国外进行培训,所花费用可用千万元计算。
专业化这条路海信坚持要走,从家庭空调过渡到小型的中央空调,再从1993年开始和美国合资进入通信领域,2002年又涉足移动通信,这些都是围绕转业来拓宽产品领域。他们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之前,就培养一批人才,而且由于产品的产业技术有很大的相关之处,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海信将重要市场、开发比较好的市场作为重点目标。所谓重要市场,是指那些必须去占领的市场,如欧美和日本市场。通过和海外大公司的紧密合作,加快了对海外市场的开发,走出去的海信谨慎地规避着风险。
海信的目标是“百年海信”,但不“贪”大。周厚健认为,一个企业岁数大不一定就是好的,企业一定要在做强的同时做大。强比大更重要。海信不想做百年小店,做大之前一定要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