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爽报道 牵动北京市长、园林局、绿化施工队100多人的心弦,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动用了龙门架、吊车等多项大型工程机械全冠移栽的300岁特大规格国槐,经过两年精心养护,终于重新抽枝吐绿。此项科研成果也于近日通过专家组鉴定。
这株国槐为一级古树,胸径1.3米,树高和冠幅均为20米。因其生长原址恰好位于该市东直门交通枢纽规划用地内,且处于该交通枢纽地下空间的正上方,因此必须根据绿地系统规划,将其向东北方向移至距离原址120米处。北京市对这项古树移栽工程及科研课题十分重视,要求全冠移栽。但由于这株古树主干有一巨大空洞,树干最薄处距离韧皮部不足10厘米,所以移植难度相当大。从移植规格和移栽困难程度上,国内都没有可借鉴的范例。
2002年1月,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绿化队与多位园林专家对古树的移植、复壮和养护进行了系统研究,制定了科学缜密的实施方案,确定使用四项大树移栽创新技术。历时一个月时间,将大树由原址向东北方向平移120米。由于技术过硬,平移期间虽逢5级大风,脆弱的古树也未受伤扭断。目前,这株国槐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复壮和养护,生长态势良好,重新抽枝吐绿,各项生长指标都达到了标准。
这四项创新技术包括树洞修补技术,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和无水乙醇三种物质的聚合物代替传统的沙石和混凝土作为树洞填充物;用钢箱板代替木箱板,钢箱板制作简单,工期短,强度和韧性上均可保证土坨的完整和密实;箱涵顶进技术,由于设计的古树土坨为6米×5 米×2米,土坨和古树总重超过100吨,采用传统人工掏底难以保证安全,东城区绿化队的工作人员改进了市政管道施工中的顶管技术,发明了顶箱涵技术;采用龙门架平移就位技术代替汽车吊运的方法,确保吊运平移古树过程中平稳、安全、就位准确。
科研成果鉴定专家组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张启翔、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董保华、北京园林学会理事长张树林、北京园林科研所原所长陈自新等7位专家组成。专家们认为该课题的多项技术创新开创了国内先河,并充分肯定了东城区园林局绿化队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工程管理水平。
北京市园林学会理事长张树林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区改造、市政道路拓宽和新区扩建等工程逐渐增多,一些大树生长位置与市政规划存在一定矛盾,成功移植大树,保护植物资源,是当前很多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北京2008年奥运会也需要大树移栽。此项课题成果,为今后更好地保护大树资源提供了技术储备,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实例。
图为2002年古树移植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