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沙埃尔·克洛茨从事盆景艺术已经有20多年了。作为德国盆栽俱乐部(1978年在海德堡成立)的董事,与世界各国盆景界人士的交流是频繁和深入的。在他眼中,德国盆景和世界盆景艺术的发展是什么样子呢?前不久笔者以书信的形式与他进行了交流。
1982年,25岁的米沙埃尔·克洛茨,开始学习盆景制作,最开始拿了一棵棕榈尝试创作盆景,享受到了盆景创作带来的乐趣,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一开始他在父母家的阳台上养盆景,后来有了自己的住所,他搞了一个花园。为了寻找交流的对象,克洛茨通过广告找到了几个盆景爱好者,并且直到今天他们还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组建了一个工作小组,到今天已有60多名成员。通过互相帮助,一起学习,特别是在他们和刚成立不久的德国盆栽俱乐部取得联系后,通过与更有经验的盆景制作者交流,克洛茨的盆景创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1993年,克洛茨入选德国盆栽俱乐部董事会,接管了秘书一职,这个职务和管理工作有很多联系,给克洛茨带来了很多乐趣。
由于是俱乐部董事会成员,克洛茨经常参加一些活动,他的作品多次获奖:1996年和2005年他的银杏被选为德国盆栽俱乐部成员大会最优秀的20个作品之一;1997年他的作品被邀请在意大利Mailand举行的国际性盆景展览中展出。
在创作中,克洛茨尽可能采用当地品种或者至少是在欧洲自然生长的品种。有一些极端的制作做法如铣切、火烧等等克洛茨都不会用。克洛茨说,做盆景最主要的就是长年累月地和植物打交道,从中深入了解植物的需求和自然的需要,所谓的“盆景最终作品”不过是做进一步培养和制作的中间站。
克洛茨制作的第一批盆景,至今还都非常繁茂,都变成了非常漂亮的盆景,这让他很自豪。但也有一些盆景因被忽略而死掉了。克洛茨说,如果犯了错误而认识到错误,从中学会一些东西并且避免以后再犯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我崇拜那些自己从小培养盆景的人,盆景所有者与盆景能交流,已经将自己的思想融进了作品中。”克洛茨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一个盆景创作者的艺术水准:在树种的造型方面,盆景的造型是否和创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一致?该树种是否适合表现该造型?在展览会上,盆景、盆和展示环境是否和谐一致。
“对于我来说,完全沉浸在盆景创作中,忘却所有盆景以外的事情,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克洛茨说。
在谈到与中国的接触以及对中国盆景的看法时,克洛茨说:“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与中国接触非常少,几乎所有的信息和相关知识都来自日本。那时盆景在德国还不被大家熟知。虽然现在和中国的接触多了起来,但德国盆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深受日本传统的影响。”
1990年克洛茨来到中国,结识了北京市盆景艺术研究会的马文其。直到现在他们还经常以通信的方式进行联系,比较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的盆景艺术。克洛茨被选入德国盆栽俱乐部董事会后,他和马文其的联系又加深了一步。马文其的许多文章被刊登在德国俱乐部期刊上,使德国的盆景人真正认识了中国盆景艺术。
在谈到德国盆景有何特点时,克洛茨说:“首先要说明的是,盆景在德国发展只有30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建立一个自己的传统还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数德国的盆景爱好者都把自己视为亚洲大师们的学徒。近些年在德国有一种潮流,主要用德国本土生长的植物来进行制作。”
德国在欧洲的盆景艺术上起着引领的作用,但是现在欧洲的盆景爱好者已经开始跨越国家的界限,一起合作,在盆景艺术领域,国家的概念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米沙埃尔·克洛茨的银杏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