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二十几岁的谭晓华、寸丹夫妇创建了贵阳市金筑花木有限公司,并建了苗圃。两人都是外行(一个学美术,一个学英语),苗圃选址又在没有路的荒山上,很多人都不看好其发展前景。然而10年后,他们却用事实证明了一切。 总面积近800亩的金筑苗圃位于贵州贵阳市花溪区下坝村一个无名的山头上。驱车前往,老远就会看到,从山脚到山腰,各种苗木郁郁葱葱,让人很难想到10年前这里是一座荒山。 受喀斯特地貌的限制,这里的土层薄,不利于苗木生长。为建苗圃,谭晓华夫妇不得不从最基本的开山挖地做起。“从山脚到山腰,我们开出了6层梯田,每层4米多高。梯田开出后,附近没有土做填充,我们就到远处去买土。在梯田上层,我们还修了一个能容纳1000吨水的蓄水池,用滴灌设备把水引到每一块梯田里。” 这样的工程从1996年年初一直持续岁尾,谭晓华也在山上住了整整一年,但却为日后的管理带来了方便。由于浇水打药全部通过滴灌完成,现在这里长期雇佣的工人只有8人。 走进金筑苗圃,记者发现每一寸土地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上百种乔灌地被植物共生在一个大苗圃里,形成了移步换景的景观。但这只是金筑苗圃的主业,它还有更加生动别致的副业:苗木下套种蔬菜,树林间跑着鸡鸭,蓄水池里游着小鱼,还有一个二层猪圈里住着母子两代肥猪。活生生一个农家乐! 这些副业的主要功能是为苗圃服务。卖猪、卖鱼的钱,投资到苗圃上;鸡鸭除了吃虫外,其粪便与猪粪一起混合后可做农家肥。 在金筑苗圃的高大乔木区,套种了加拿利海枣、老人葵和董棕等耐寒棕榈,这都是他们自己播种的。寸丹说:“我们从1995年就想引进耐寒棕榈。经过多次到广东、福建等地考察,直到1998年才有了把握,从福建引进了第一批。2001年,开始小范围播种。2003年年底开始批量播种加拿利海枣、老人葵和董棕,共十几万株。目前贵州市场上对耐寒棕榈的需求逐年增加,但苗都是从外省引进的,适应性差,等我们的播种苗出来后,销量肯定好。” “生产能在贵州绿化使用的外来树种和乡土树种,引进与开发并重,是我们10年来一直坚持的思路之一。”谭晓华补充说,“所以广玉兰、桂花、棕榈等目前贵州园林工程中用得较多的外来树种和含笑等乡土树种我们这里都有。除棕榈科外,目前金筑播种的还有红花木莲、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等。” 坐下来休息时,寸丹说:“建苗圃前,我们连好苗坏苗都分不清。平时,我们一边从有关书籍学习基础知识,一边收集资料,哪个地方的什么人哪个品种种得好,我们都记下来,以便遇到问题时向他们请教。” 为建好并管好苗圃,1995和2001年谭晓华夫妇两次专门抽出时间到全国各地的苗圃取经。第一次考察后,他们确定了两件事:一是建一个上规模、有档次、规范化的苗圃;二是对于适合在贵州生长的树种,两人分头到别人那里学习栽培技术。第二次考察,他们明确了提升苗木质量的重要性,并从2002年开始培养造型苗木。现在金筑的造型苗木已由柏树类扩展到贵州乡土树种中的木通和藤蔓植物。 临别时,谭晓华夫妇向记者说了两个好消息。国家某个机构看中了金筑苗圃,有意将其纳入该机构的实验基地。引种8年的细叶榕,以前每到冬天它的叶片都会出现被烧焦似的黄叶,今年这种现象没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