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地被植物持续升温,使用量迅猛增加,地被植物大有要替代草坪的趋势。草坪热的退去,是我国园林工作者对植物应用认识的理性回归,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是要谨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刮起草坪热,很多地方挖掉大树种草坪。几年后,又流行大树热,又刨掉草坪种大树。仅就种草还是种树,我们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还好现在整个园林行业已经理性地认识到草和树是不矛盾的,两者结合来应用能达到更好的绿化效果,草和树的恩怨总算基本化解。 而现在,在刚刚结束了和树的敌对冲突关系后,草坪和地被似乎又成了冤家,地被植物大有当年大树替换草坪时的气势。与树不同,草坪和地被植物在种植地点确实存在冲突,长了地被植物确实就不能长草坪草,但是这决不是它们水火不容的理由。 地被植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独特的观赏特性,这是草坪无法与之相比的。但是大块草坪的均一的颜色、细腻的质感,以及可以踩踏和让人们亲近,这些优点又是地被植物所没有的,而且草坪还可以统一视觉,将树、灌木、花有机地联系在一个和谐的背景中,这也是任何一种植物都无法相比的,草坪最大的美学价值就体现于此。万物皆是美好的,关键是怎么用,要从客观环境和景观需求出发,来选择适合的植物。总而言之,因地制宜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