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次走访通胜卉芳农业科技园时,发现情况没有太大变化。园区内很静,基本上没有经销商光顾。华盛杜鹃的花又少了一小部分,特别是陆续开花的‘玉麒麟’又卖掉不少,但总的存圃量还是很高。在温室外边,记者还看到两堆被脱盆遗弃的杜鹃花。
记者到北京南四环花卉基地采访时发现,年前可以卖到100元的福建杜鹃,这时只能以五六十元/盆的价格贱卖。其中“誉美花卉”进了17000 多盆福建杜鹃,还剩下2600 多盆,工作人员说:“继续租棚和运回,费用都太高,估计最后是要扔掉了。”
市场:三种花在经历一个高价位后,就一直走低
1月16日(腊月二十五),记者发现玉泉营花卉市场里的人流明显比元旦时多了。商户们反映,市场启动大约是在1月12日以后,“慢热”的市场让人着急。从价格上来看,蝴蝶兰A级品为60-90 元/株,深红色的可以卖到100元/株,仙客来15元/株。冠幅50厘米的杜鹃10 0元/株,质量好一点的可以卖到120元/株。1月19日(腊月二十八),在玉泉营花卉市场内蝴蝶兰A级货买不到了。摊位上即使有也是已经被预定的,有些摊位只剩下C级品。仙客来的价格略有上扬,大约在 25元/株左右,品质与16日相比有所下降,并且所剩无几。只有森禾的仙客来礼盒可以保证品质,约在55元/盒左右。比利时杜鹃已经涨到180元一盆,但不见走货。
1月21日(腊月三十),玉泉营花卉市场上的仙客来价格已经扛不住了。经销商纷纷甩货,几乎每家都打出“15元/盆”或“10元/盆 ”的字样,并且只剩下株形不好,花朵也少的产品了。有几家的蝴蝶兰货架已经空了一半,剩下的白花和浅粉色花比较多,价格在15到25 元一株,不分级别。而在北京莱太花卉市场,顾客已经不多了,摊主们说好花早就卖光了,特别是A级品的蝴蝶兰,几天前就已经没货了。现在基地只有一些B级品和C级品,其中白色蝴蝶兰剩下得最多。记者转了一圈后发现,除了高档蝴蝶兰比较少见以外牞其他品种的花卉都是货源充足。
1月23日(正月初二),玉泉营花卉市场上杜鹃剩货依然比较多,价格猛跌。各家基本都在甩货,蝴蝶兰约15元/株,冠幅50厘米杜鹃价格已降到四五十元/盆。而与1月21日相比,莱太花市上各种年宵花价格跌幅都较大。同样是永生花社的进口杜鹃,年前卖到180元,而现在只有120元。一位经销商指着满摊位红色的蝴蝶兰说:“这叫‘旭日红’,节前可以卖到单株200元,现在160元/株就卖。”1月26日(正月初五),莱太花卉市场内顾客很多,一位摊主告诉记者:“现在来的人多,买的人少。”价格与1月23日没有明显变化。问了几位摊主,他们对过节这几天的销售情况都不太满意,走货量不大。一位专销售杜鹃的摊主说:“今年基地剩下的花比往年多,我这里冠径60厘米的四季杜鹃,往年可以卖到100元/盆,现在只能卖到60元/盆牞运回去费用太高,所以赔钱也得卖掉。”年前卖到35元/盆冠径30厘米的 ‘玉麒麟’杜鹃,开始10元/盆吆喝着卖。仙客来开始以几元钱的低价甩卖。玉泉营花卉市场上的情况与1月22日基本相同,蝴蝶兰出现了一小部分深红色系的花,但没有大花。老板说这些是基地压到现在的货,只有极少量,只用来组盆,不单卖。
1月30日(正月初九),莱太花卉市场内顾客稀少,各摊位营业额明显减少。昆明庆成的兰花A极品已经脱销,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基地有一部分A极品已经含苞待放,2月中旬即将上市。”但庆成的摊位上还是有许多白花蝴蝶兰,在等待买家。
思考:出现尾货是正常的,但一多,问题就出来了
仔细分析蝴蝶兰、杜鹃和仙客来三种年宵花,会发现他们有四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在众多盆花中,这三种花是较早实现了现代化栽培;二是国产率高,基本不依靠进口;三是都有大企业参与生产经营;四是适合在北京地区规模化生产,产量都得到突破性增长,在这样的发展情势下,出现一定量的尾货是情理之中的。但尾货毕竟给产业带来了很多麻烦,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思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