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质决定效益。在制定生产计划时,“成品率”和“一级品率”已经成为广大年宵花生产企业首先必须考虑的两个指标,次品就是牺牲品。年前市场上几乎所有高品质盆花均出现脱销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二、品种选择至关重要。今年大白花、白花黄芯、白花红芯的蝴蝶兰突然大面积滞销,而在去年春节期间它们销得还可以,为什么?同样都是30厘米冠径的杜鹃,‘四季鹃’、‘小叶铁红’、‘西玛’、 ‘喔托’、‘玉麒麟’的价格却从5元/株到24元/株不等。因此,作为一个生产者,必须准确预测市场需求。
三、花期控制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栽培问题。从今年市场情况看,真正的年宵花销售期只维持了五六天,这几天不但价格高,而且走得量也比较大,这就对生产商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可以说“花期赶不上,步步赶不上”。那么,我们的花期调控手段又有多少呢?为此所发生的费用是很经济的吗?
四、操盘手需要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很多零售商发现,在邻近春节前的四五天,市场出现了一段难得的高品质年宵花空档期,这时眼看经销商着急拿不着好货,生产商拍腿出手太早,业界越来越需要一批高明的“操盘手”了。
五、零售商的种之一———‘红宝石’。经验很重要。过了年三十,老百姓买花成为主流,商家一般趁此机会处理尾货。但也有专吃这个档期高品质盆花市场的,1月23日(正月初二)在北京玉泉营花卉市场采访时,记者就发现一家经销商专卖高品质的仙客来,喊出不低于40元/株的一口价。老板说这200盆不是压的货,而是专门留在年后卖的。记者在旁边观察了近20分钟,发现他很顺利地卖出去了3盆。明年的年宵花该怎么种呢?
明年的年宵花该怎么销呢?各企业在做计划之前,不妨多做一些市场调查,因为年宵花产业已经无法继续“跟着感觉走”了。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