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指导本市开展生态市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为了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本报继续解读四大生态体系建设之生态人居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
解读生态人居体系建设
市环保局高级工程师梁思源
当今,人们更多听到营造宜居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宜居生态城市一类的词句。无疑,人们在强烈渴求着生态人居环境。生态人居就是综合了区域间的空气、水体、土地、生物、建筑物、道路、设施以及社会秩序和风气,甚至包括了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多种居住环境因素,通过对环境条件的优化,对自然的顺应和适应,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统一的住区。
《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在生态人居体系建设内容中确定了以实施生态市系列创建为载体,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乡社区建设,建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态人居体系的原则。这里所指的系列创建,一是全市正在推进的“三创”活动,即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二是深入开展环境优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三是在居住区范围内开展生态宜居小区的创建。系列创建旨在为生态人居奠定良好的基础。
优化城市人居建设布局。一是围绕天津市“一轴两带三区”的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居住用地。二是围绕海河两岸开发,中心城区一、二级河道改造,围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八大风景区,30个大型公园建设,到2010年增加一亿平方米绿地面积,进一步提高绿化景观水平。围绕11个新区,30个中心镇和10个中心城区外围城镇组团的确立和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亲水、亲绿、亲田园宜居生态社区。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乡社区建设。包括了绿色公交网络;商业服务网络;公共卫生体系;城市公用设施以及城市应急系统的健全。以使生态人居安全、便利和舒适。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规划纲要着重强调了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村饮用水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一是要合理规划布局,改变农村居民点过度分散造成的用地粗放、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薄弱的局面,积极构建由城市主副中心、新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中心村、基层村六级城镇和村庄体系,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公路,农村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继续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实现自来水管网入农户,农村居民饮用水全面达到国际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禁止在饮用水源地附近建设有污染的生产设施,防止污染物污染水源,针对含氟超标、含盐超标地区饮用水采取有效净化处理,达到饮用水标准。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和“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布局合理、设计科学、风格独特的要求,加强农村居住地景观环境建设,加快改水、改厕,实现畜禽圈养与住区分离,整治村庄河道、沟渠,以秸秆转化、有机肥利用和生态种养殖等集成手段,构建以自然村为单元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家居环境清洁、资源利用高效和农业生产无害的生态型村庄。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规划纲要在这方面着重在两点上,一是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脏、乱、差问题;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及时查处;继续深入实施蓝天工程,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深入实施碧水工程,确保饮水安全;深入实施安静工程,为广大城乡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不断完善应急机制,保障环境安全。二是大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完善公共治安、食品药品、生产交通以及信息等多方面的安全保障。
通过上述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的主要规划内容的逐一落实,以期建立以人为本,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