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态人居体系。
解读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市环保局高级工程师洪佩怀
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天津生态市建设的原动力。生态文化建设在宏观上要逐步影响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在微观上逐渐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目标是构建体现先进思想、生态理念、创新意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态文化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市建设的自觉行动。
据此,具体的生态市文化建设内容主要规划为:
1、树立生态文化理念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树立环境友好观。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和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相互包容的友好关系。
培养资源节约观。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转变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节约资源、能源意识。
发扬绿色消费观。将环保理念贯穿于消费全过程,实施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尽量降低消费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培育创新型人才观。弘扬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加快建设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意识的人才队伍,适应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生态城市的需要。
弘扬和谐伦理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观规范行为,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社会风尚。
2、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1)丰富城市生态文化
天津是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在外来与本土文化碰撞和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由码头文化、市井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塑造出淳朴、豪爽、开放、兼收并蓄的民风。发扬天津的文化特色,有利于培育生态文明。
保护与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加大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力度。扶持
杨柳青年画等有代表性的民间民俗艺术;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滨海历史文化;做好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和研究,抢救扶持重要的民间工艺技艺,防止断代和流失;依托天津独特丰富的文物遗迹和多元的中西历史文化,搞好对五大道风貌建筑群、古文化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以天津近代历史文化为脉络,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历史风貌建筑和遗迹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型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修缮一批名街、名镇、名居,保障旅游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完善文化展示与活动设施。规划建设和进一步完善天津音乐厅、京剧大观园、民间艺术和文物展示中心、湿地公园、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博物馆、盐文化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2)培育产业生态文化 在工业园区和企业培育产业生态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