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认为,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注重生态设计。
居住区的绿地规划应该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根据生态园林原理,在满足居住区绿地使用功能基础上,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组合,可形成活泼、和谐的园林景观。比如适合用于上层栽植的植物有银杏、白蜡、栾树、元宝枫、泡桐、刺槐、白皮松、雪松、华山松等;适于中层栽植的植物有红瑞木、金银木、麻叶锈线菊、棣棠、太平花、珍珠梅、红叶小檗等;适于下层栽植的植物有紫花地丁、金银花、铺地柏等。合理配置这些植物可形成层次多样的景观效果。
季相变化在居住区生态设计中十分重要。明显的四季交替景象能够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在居住区内的某个角落可以栽植能够反映季节特征的植物群落,比如以展现秋景为主的植物群落可按照上层为银杏、元宝枫,中层为金银木、红王子锦带,下层为铺地柏的植物配置进行栽植。在居住区生态设计时还应注意突出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及林冠线的起伏变化,避免给小区居民造成视觉上的生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