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以“水生植物有李鬼”为主题报道了水生植物市场中部分品种的假冒现象,引起了一些企业的认同,几家企业与笔者通电话说:报道大快人心,以后要继续多报道啊!说实话,笔者倒不这么看,多揭露假冒现象固然重要,正视李鬼横行的原因,才最为关键。 李鬼扰乱了我们原本规范的市场秩序,打乱了我们原本平稳的价格体系。因此,近年来从媒体到政府,呼吁、打击的力度逐年加大,但各行各业的假冒现象还是频繁见于市场。一边是众人喊打,一边是李鬼继续招摇于市。我们不禁反思,政府天天打、媒体天天说,李鬼为何还是屡禁不止呢? 但在与企业交流过程中,笔者却发现两种对待李鬼的反应。其中一家企业负责人说:你要的线索我都可以给你提供,现在就去帮你拍照片。他还表示:我最痛恨假冒产品把我们的产业搞乱,每次发现有人售假我一定会制止,并向工商部门举报。还有一种看法完全相反,令人遗憾:现在市场这么乱,没有别的办法,不说了,说也没有用。 两种不同的看法,令笔者也不禁反思,李鬼凭什么横行呢?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归罪于市场不成熟,认为这些都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真是有点为虎作伥的危险。 说来说去,还是要提到我们面对李鬼的责任感。媒体是有责任揭露问题、抨击假冒行为的,但仅靠政府、媒体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的业内企业提高打假意识、共同配合才能更为有效地遏制李鬼。因为,打假毕竟是把双刃剑,对于媒体来说,我们并不愿天天扯破喉咙喊打李鬼,正如我们并不希望某个行业天天都是3·15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