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中的公园迟迟不建、总体绿地面积少、有绿少树、有树无荫……
我市距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还差多远?昨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建中带队的主城区山水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专项检查组,对渝中区、大渡口区、南岸区、渝北区等地的公园、绿地、道路边坡绿化带进行了检查。
规划中的公园迟迟不建、总体绿地面积少、有绿少树、有树无荫……检查组在两天的检查中发现了不少我市绿地建设中的“软肋”。
规划公园不开建 龙头寺公园位于重庆北站旁,规划占地面积为1000亩,将种植乔木等大植株,配合种植
花卉等低矮植物,建成后,市民可到公园内散步休闲。
检查组却发现,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龙头寺公园一直没有开建,规划为公园的地方已被大量建筑弃土、垃圾所占据。同样能够增加主城绿地面积的鸿恩寺公园早在2000年就制定出规划,目前也还在“纸上谈兵”。
“一方面绿地面积不够,一方面规划好的公园却不开建。”检查组认为,我市力争在2009年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而跟国家的标准相比,仅绿地量这一条就有相当的差距。“龙头寺和鸿恩寺等已经进入规划的公园,应该在年内开工建设。”
绿地建设应人性化 目前我市的绿化存在不少误区,城市景观喜欢种植草坪和低矮的灌木,很少能看到粗壮的乔木;只讲求绿化率,而不考虑市民能否很好地使用绿地;绿地建设引进外来树种,导致了缺乏本土特色等等。
“绿地是让市民休闲娱乐用的,而不是让人可望而不可及。”检查组人士表示,像人民大礼堂前草坪上有两组塑像,随着到塑像前拍照的市民的增多,草坪已被踩坏了。“如果最初在设计时,就把人行步道考虑进去,这种事是可以避免的。”而南滨路、滨江公园种植了许多热带植物,让人看了感觉像到了外地一样。
检查组建议,为增加主城区的绿化量,可多种全冠树木,同时启动建设城市组团绿化带,在联接组团之间的道路两边种树,形成林荫大道,可以改变目前“有绿少树、有树无荫”的局面。
高架桥下造绿 主城区为缓解交通拥堵而建的高架桥下,已经成为藏污纳垢之地,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特别是长滨路和嘉滨路,高架桥下已成为停车场、洗车场,还有人干脆在高架桥下建起了房屋、开起了小店。
检查组建议,能绿化的高架桥下可以开辟成小游园,种植一些喜阴的植物,供市民休闲娱乐。而不能绿化的高架桥下可以建成市民锻炼、娱乐场地。
“想想主城区有多少高架桥?如果一半的高架桥下能变成绿地,主城区将增加好几千平方米的绿地面积。”检查组认为,渝中区依山而建的楼房,如果屋顶、堡坎、楼房窗台都种上花草,将会成为天然的立体绿化带,成为新的绿地贡献者。
渝中区改绿化为“彩”化 道路转盘的绿地和低矮边坡还能看到一些五彩缤纷的花,而较高的道路边坡上就只能看到爬山虎等攀缘类植物带来清一色的绿色。而一到冬季,攀缘植物枯黄后,边坡看起来就是光秃秃一片。
能不能把绿化变成彩化?“我们引进了一种不会落叶,还会开花的‘爬山虎’。”渝中区区长洪天云称,这种叫花叶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