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沙弥漫不见天,荒芜凄凉绝人烟,黄沙万里不见绿,滚滚流沙吞粮田。”这首民间歌谣是对沙漠的真实描写。
全世界的沙漠占去了陆地面积的相当大一部分,撒哈拉大沙漠是全球最大的沙漠,面积达86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陆地面积的30%。我国的沙漠面积约150多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达32万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极干旱荒漠。
那么,沙漠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自然条件来说,干燥的气候是形成大面积沙漠的重要因素。例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那里气压高,雨量稀少,常年吹干旱风,促进了沙漠的形成。又如,我国的西北沙漠,这里远离海洋,并有高山阻挡,海洋的潮湿空气很难吹进来,所以气候干燥,雨量稀少,从而助长了沙漠的形成。
此外,沙漠的形成还有人为的因素。由于全球性的大气污染引起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滥伐森林、盲目开垦土地、过度放牧,以及局部毁坏了干旱地区的水利设施,从而导致沙漠面积在不断扩大。据一些国际组织调查报告,沙漠每年要侵吞耕地5万~7万平方公里,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比如,在非洲的一些地方,在本世纪50年代前还是茂密的森林和草原,由于滥伐和滥垦的结果,现已变成了荒芜的沙漠。又如,美国在1908~1938年间由于滥伐森林、盲目开垦,破坏了草原,使得原来大片的绿色土地。变成了黄色的沙漠。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在150年间,由于砍伐了150万公顷的森林,使200万公顷的耕地变成了荒漠。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已认识到对大自然的盲目索取和撩夺,会导致沙漠的形成,并正在对沙漠进行改造和开发。1977年联合国召开的沙漠化会议指出,干旱地区的许多问题如风蚀、沙丘移动、缺水等,都可以通过造林来解决。
首先,森林可以固沙。树木根系可以像网一样把沙网着,使它们不易散失。在沙丘上栽植一些耐旱、耐沙的乔木和灌木。如灰杨、胡杨、毛柳、梭棱、红柳、白刺、沙枣等,用它们营造防护林,并种植上沙篙、盐角草、骆驼刺、灰绿碱莲、野胡麻、芦苇等固沙草种。这样,树根深深扎在地下,与草根相互盘结,可将流动的沙丘逐渐固定着,阻止沙漠向前移动,因此人们称赞绿色植物是固沙的“尖兵”。
其次,森林还可以防风。林地能够阻滞气流,降低风速;据测定,从森林边缘向森林内深入30~50米,风速可降低30%~40%;枝叶茂密的树种,能降低风速达70%~80%。如深入到林内500米处,则完全平静无风。风速降低了,当然流沙也就不会移动了。
再次,森林还可以改善沙漠的小气候。在雨季时,林地可以多蓄雨水。在无雨干旱季节。树木庞大的根系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叶片蒸腾出去,好似抽水机,源源不断地把地下水输送到空中,增加大气的湿度,这就可以调节当地的气候,使林区雨雾增多。例如,在我国东北的兴安岭林区,在盛夏之夜,天空晴朗,可是林海里却滴滴嗒嗒下起“夜雨”,雨量还相当可观,这就是“睛空夜雨”的奇景。可见,森林可使林区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并使周围地区雨量增多。
干旱和缺水是形成沙漠的重要原因,而沙又是随风移动的。通过植树造林,树根固定了沙丘,树木枝叶减弱了风速,使沙漠停止了侵袭和扩张。另外,落下来的树叶变成腐植质后,可使土壤得到改良,这就为改造和开发沙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从1978年起,陆续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营造600多万公顷防护林体系,这是一项改造沙漠,造福人民的宏伟工程,这个“绿色长城”建成后,将可降伏黄色的“沙龙”。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是如何战胜干旱的呢?说来有趣,它们各自都有巧妙适应环境的本领。
有些植物具有很发达的根系,能迅速而充分地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梭梭树。根可以垂直向下扎5~10米,侧探向四周扩散达10多米,骆驼刺的根也可扎入地下15米深处,有这样庞大的根系,就保证了它们对水分的需求。
还有些植物,肉质多浆,它们的茎和叶常常变为发达的贮水组织,这样便可以在体内贮存较多的水分。比如墨西哥沙漠里的巨人柱仙人掌,可高达15~17米,茎肉可贮水2吨以上。有
[1] [2] 下一页